初探阳明心学

初探阳明心学

Published
April 1, 2018
Tags
随笔
Description
心即理,知行合一,致良知。
 
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事,也第一次深切的体会到,人生是一场修行,是一场内外兼修的过程。
 
说到修行,无非两种:出世的静中修,入世的动中修。佛道是前者,阳明心学是后者。能在动处得心静者,才是真的心静。
 
当我第一次接触阳明心学,一下想到的是六祖慧能的那句“既非幡动,亦非风动,仁者心动耳”。从一个理工男的角度来讲,所谓的心学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,经不起实践的考验。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又继续看了几天,觉得它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,我不是一个追逐热闹的人,但我逐渐觉得阳明心学的确很不错,虽然目前还不能理解它的很多观点。
 
阳明心学包含三点:心即理、知行合一、致良知。
 

心即理

 
王阳明说 『凝思静虑,拟形于心』
 
一切问题都是心的问题,都要从心上找原因。而这原因往往都是心不够定,心性不够沉。
 
做任何事时,如果只是浮于表面,便永远不得其真、不见完整。只有明净此心,然后在心上揣摩领会,久了才能把握其中的法则,领会其中的真意。于是最终才能抵达以不变应万变的游刃有余之境。用眼看,倒不如用心看。
 
决定视野的不是眼睛而是人心。
 
当一个人内心充满某种情绪时,心里就会带上强烈的个人偏好暗示,继而会导致主体从客体中去佐证。
 
当真心喜欢某个人或事物的时候,一心一意的付出,我们的心灵会让自己在现实中搜寻印证,然后再用这些似是而非的印证,来佐证自己的心理预期,最终形成一种「真是如此」心理定势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困境,一个情字,成为人最难越过的山、跨过的沟。我一直相信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,但或许不是这样。
 
若是在愤怒、仇恨或是怀疑时,我们又会不断寻找材料来强化自己的臆想,在偏执与愤怒、仇恨的情绪里,让暂时压抑的情绪得以宣泄。原来有时候我是很容易发脾气的,但是后来在某人的影响下,我发现其实也没啥了,心倒是静了蛮多。
 
你相信什么,你就能看到什么。你相信不公平,就会发现无数不公平;而你相信努力,就会发现努力真有回报。
 
所以,决定人的视野的,决定人能看到什么风景的,不是人的眼睛,而是人的内心。努力去让我自己的心静下来。
 

知行合一

 
如果说"心即理"带有典型的唯心主义色彩,那么"知行合一"则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标志,虽然不能简单的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去衡量,但这样讲应该能有一个形象的理解,不至于那么抽象和晦涩。
 
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,有些人把它当做自己的处事标准,指导自己前行的方向。有些企业拿它当做企业价值观,强行灌输,束缚员工思想,达到管理的目的。
 
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更多的是说知就是行,行就是知,知中有行,行中有知,两个字说的是一件事,不存在脱离知的行,当然也就不存在脱离行的知。感觉有点绕,但实际上是在"行"的层面去思考"知",在"知"的指导下去"行",理解的可能会有偏差,但总的来说,是对我们的一种指导。
 
我认为这些东西要自己发自内心的去感悟,真正的修行,是遇见自己。
 

致良知

 
关于致良知,有总结的四句教:"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"。这让人想到了禅宗之辩:"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" VS "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",这不就是六祖慧能的"既非幡动,亦非风动,仁者心动耳"吗?
 
孟子的"性本善"是阳明心学的根基,它有别于荀子的"性本恶"和"人生来就是自私的"的观点。王阳明眼中,性即是心,因为性本善,所以人生来就拥有良好的品德,能明辨是非,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拥有良知。
 
在王阳明看来,人人都是圣人,人人都有良知。关键是很多人的良知被遮蔽了,要让自己的内心再次拾回原本的是非善恶。
 
"致良知"的魅力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体系,而是知行合一。是让一个立志向上、追求进步的人,去坚持做对的事,改掉做错的事。这是最简单,也是最难的。
 
心即理,知行合一,致良知。
这三点可以算是相辅相成的关系,缺一不可。没有知行合一,你将坠入唯心主义的深渊,记得毛主席在《驳“舆论一律”》中说过"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,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,不要根据客观实际,也不受客观实际的检查。",这也就说出了单纯的唯心主义的弊端。缺少了心即理的指导,你又会陷入唯物主义的局限中--缺乏理想和追求。
 
这世间领域万千,处处是无知,Coding的同时希望自己也可以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,让自己静下来,坚持对的,改掉错的。
 
没事瞎写写,观点不一定对。